5G让生意更智能(2) 在线教育风投大热,企业布局正当时

2020年12月28日,在线教育公司作业帮在公众号对外宣布:完成E+轮超16亿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软银愿景基金一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方源资本等。泰合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这是作业帮在今年拿到的第二笔融资,上一轮发生在6月,由方源资本、Tiger Global领投,融资额度为7.5亿美元。

2020年,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涌入了500亿风险投资——超过这个行业此前十年融资总和。其中,82%的资金流向了作业帮、猿辅导两家公司,剩下的钱流向了各个细分赛道的头部公司,比如编程猫、美术宝等。

中国有 2 亿中小学生,如果有一半人参加课外辅导,且 30% 的课程是在线上完成的,那每年将有 3000 万学生是在线正价班学员(指系统班学员)——2020 年行业前四家公司暑期正价班学员一共才约 900 万,还有数倍空间。

此外,跟谁学陈向东今天表示:8.7亿美元定增融资已全部到位。 在线教育公司跟谁学举办“高途Magic Moment”高途课堂品牌升级发布会。发布会上,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表示,在今年12月7号的时候,我们宣布完成了特定的增发,增发的金额是8.7亿美金。

目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系统资源共享难、业务承载能力不足、数据安全防护风险大、系统建设运维成本高。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为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5G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增强型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大规模物联等,结合最新的边缘云技术、网络切片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将各种硬件终端5G化,打造全新升级的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充分利用5G网络与生俱来的技术和业务优势,为教师和学生用户提供更快、更好、更流畅的体验。

学校将不再需要部署多种网络,而可以由统一网络承载。5G网络的特性,能够保证智慧课堂中终端设备的交互显示、信号传输及处理运行流畅。在进行远程授课时,远端会场可以毫无延迟地体验4K,甚至更高清晰度的名师优课。

针对5G技术,形成了教育信息化升级的方案,比如:5G+远程双师课堂、5G+远程全息课堂、5G+VR/AR沉浸式课堂。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核心业务,其目标是完成学习内容的传授,并基于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反馈,为教师提供交互性的支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一直是阻碍教育水平提升的一大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远程互动教学可使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得到良好的改善。远程互动教学的主要应用场景“远程双师课堂”,可以让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学生通过实时直播互动教育系统,享受外地名校名师的同步线上教学,结合本地教师的答疑辅导,最大化地实现资源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原有远程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重因素制约,没能在偏远地区得到普及推广。主要原因是远程教学专线经常会出现传输带宽不足、传输延时、稳定性差、灵活性差等问题,无法做到师生远程双向实时互动,使得双师课堂变成了纯粹的视频点播教学,学习效果相对较差。而5G技术可以发挥新的推动作用,如在远程教学中通过提供低时延、高速率的互动反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5G+MR多人协同教学实现了跨越虚实空间的学习效果,促进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的教育资源互相均衡。

通过移动5G网络,不同地域的学生可以进行MR眼镜互动,课本知识将形象地呈现在他们眼前。广州沙面小学的英语课堂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将枯燥的英文单词转化成生动的卡通形象,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杭州时代小学,中国移动助力打造的5G+VR课堂可实现科学实验、天体科学、场景体验等课程教育学习,学生可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进行知识游览,享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而学校的5G+VR艺术创客则拥有强大的3D功能,可通过简单操作创造出充满想象力的3D绘画作品,通过3D打印机便可将作品转换成实物。

“5G+VR/AR沉浸式课堂”是将VR,AR,MR,3D等数字技术通过5G技术的加持融入教学环节中,利用云端计算能力、云端渲染、边缘计算等技术,针对性地开发集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将平面知识立体化、实景化展示,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实现了主动交互式学习。

这种新型的VR/AR体验式教学趣味性和效率高,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习热情与主动性,相比于以往的VR/AR教学方案具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有效解决了原有方案中网络连接速率和云服务延时的突出问题;二是摆脱线缆束缚,解决Wi-Fi覆盖不足及干扰问题;三是VR/AR内容渲染可以在云端实现,使体验终端摆脱运算设备束缚,本地无须配备计算机,授课设备及学生佩戴的VR/AR设备可实现轻便化和无线化,还可以改善长时间使用设备的眩晕感,从而保证终端的易移动性及相关教育内容的高质量。

因此,可以基于“5G+云VR技术”,依据教材进行体系化设计,无缝融入现有学科教学计划,实现以班级为单位的虚拟教学。为提高学生实验和操作技能,可以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建立小学的科学和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虚拟仿真实验室。

基于5G网络实时传输实习场景画面,学生可借助虚拟设备进入多种复杂的虚拟实训场景,并通过与现实物体的对比,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相应反馈。虚拟仿真实验室不仅可以协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操能力与应变能力。

如上海市愚园路第一小学专门打造了一个“5G+VR云教育”的体验课堂,创新并提升学校教育模式的多样性,增强学生体验及知识传递效果,在5G网络支持下,部署VR教育云平台及VR软件环境,为教室部署相应的VR硬件设备。

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教育形态,在当下,“通过AI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可能”。华为云通用AI营销总监吴秉聪认为传统模式下教师没有办法精确识别出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展、知识薄弱点,无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但通过AI的协助,可以对教学数据进行沉淀、自动完成分析、给出指导、提供建议,获得更精准高效的学习指向。基于AI的智能教学、教评、学习反馈将成为在线教育产品提供商打造差异化服务的必然选择。

在5G时代下,技术创新必将会升级学习体验,在线教育与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的连接愈加紧密,会将渗透到在线学习平台的各个环节。

以后还有学区房吗?

5G好比是在并不拥挤的四车道马路上,一下子扩充120车道。

在5G时代意味着,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也会和其他少数能够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一样,实时获取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甚至可能出现双师课堂教学。

比如,主体教学内容是通过国家或者省市统一组织专家制作的云端课程,而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可能会变为助教,辅助网络教学,负责给学生答疑并指导后进生转化。

此时教育资源的分配将打破地域的限制,教育也就变得更加公平化。之前炒的沸沸扬扬的高价学区房是什么鬼,也许就没有人关心了。

企业进入在线教育要注意什么呢?

对在线教育领域而言,安全合规已成为开展业务时必须满足的条件,等保备案也已成为拓展市场时的必备资质。

教育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副主任、技术总监王永琦建议要从法律法规、工作标准等方面进行全面化的、规范化的网络安全建设。需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全面规范引导教育移动应用的管理和使用,加强教育系统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落实个人信息保护、要求线上教学平台进行专项安全检查。